近年來,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,膳食中食鹽攝入量超標和高血壓發病之間密切相關。世界衛生組織(WHO)認為,每人每天保持食鹽攝入量<6g,即可滿足身體所需,同時有助于預防高血壓,一般含鹽量高的咸菜、咸肉等食物更不建議吃。但令人奇怪的是,這些腌制品的歷史悠久,早在周代前就已經出現,為何以前的人吃了卻沒有高血壓?
其一、可能是過度缺乏營養
雖然咸菜、咸肉等腌制品中含有大量的鹽分,食用后容易升高血壓水平,增加高血壓的發生風險,但是要知道,以前的生活條件非常差,在那種吃飽喝足都成問題、物質嚴重匱乏的艱苦年代下,很多人都存在營養不良的情況,即使每頓都吃咸菜,也只能勉勉強強充饑,補充一定的營養、能量。
肉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食物,可能一年半載才能吃上一頓咸肉,攝入量不足自然而然不容易發生高血壓,不像現在的人,吃喝不愁,營養充足,稍微吃點咸菜、咸肉就容易發生高血壓。
其二、考慮和消耗大,代謝快有關
現代人常以腦力工作為主,普遍缺乏運動,以至于營養素代謝緩慢,吃咸菜、咸肉后,相對容易發生高血壓。
而以前的人大多都是無業農民,或者工廠工人,每天都要干很多農務活、重體力勞動,出汗機會多,水分、鹽分丟失的速度快,吃咸菜、咸肉后,正好能夠補充體內所缺失的鹽分,起到維持平衡的作用,因此不容易出現鹽分累積在體內,致使血壓水平升高的情況。